散曲之格律
一、前言
曲在傳統文學中和詩、詞並稱,然曲之幅員比詩、詞更廣濶,情味更活潑,格律更精緻。曲所講究的是音樂旋律與語言節奏的融合無間,其與音樂之關係,較之樂府、詩、詞,更為密切,乃韻文學發展之極致。
曲以音樂分,有北曲、南曲。二者之分野為汴京之陷落,北方之金元,除了原有詞樂之外,融合了外來的音樂,是為北曲。北曲為中州之音調,盛行於元代;南曲為宋人詞而益以民間歌謠所形成,為大江以南之音調,流行於明代。
曲以體製分,有劇曲、散曲。劇曲以演故事為主,為代言體,有賓白、科介,此處略而不談。散曲又名樂府、清曲,為敘述體,無賓白、科介。散曲大別為小令與散套,小令大多數為隻曲,每首各自為韻,相當於詩之一首或詞之一闋,元人別稱「葉兒」;散套為聯合三支以上同宮調或同管色之曲而成,首尾一韻,類似西洋之「組曲」。
對於曲有了概略性之瞭解後,以下即從宮調、曲牌、曲韻、平仄、襯字、對仗等六方面,簡略探討散曲之格律。
二、格律
(一)宮調
我國古代音樂,把調式稱作宮調。曲之宮調出於隋唐燕樂,元曲用六宮十一調,統稱十七調;南曲用五宮八調,統稱十三調。在實際運用上,南、北曲常用的只有五宮四調,統稱九宮,或南北九宮。列舉如下:
1.北曲:六宮 ── 黃鍾宮、正宮、仙呂宮、南呂宮、中呂宮、首宮。
十一調── 大石調、小石調、般涉調、商角調、角調、高平調、歇指調、宮調、商調、越調、雙調。
2.南曲:六宮──黃鍾宮、正宮、仙呂宮、南呂宮、中呂宮、首宮。
七調──大石調、小石調、般涉調、商調、越調、雙調、羽調。
3.九宮:五宮──黃鍾宮、正宮、仙呂宮、南呂宮、中呂宮。
四調──大石調、商調、越調、雙調。
曲的每一宮調,均有其風格,茲列舉周德清在《中原音韻》中對北曲十七宮調之音律風格分析,作為參考。
1.六宮之風格:
黃鍾宮富貴纏綿、正宮惆悵雄壯、仙呂宮清新綿邈、南呂宮感嘆傷悲、中呂宮高下閃賺、道宮飄逸清幽。
2.十一調之風格:
大石風流醞藉、小石旖旎嫵媚、般涉拾掇坑塹、商角悲傷宛轉、角調嗚咽悠揚、高平條揚滉漾、歇指急并虛歇、宮調典雅沈重、商調淒愴怨慕、越調陶寫冷笑、雙調健栖激裊。
大體而言,黃鍾、雙調、仙呂多用於喜劇;南呂、商調多用於悲劇。
散套為同宮調之不同曲牌相聯而成,但是宮調不同之曲牌,若管色(笛色、調門、調號)相同,如:正宮、仙呂宮、南呂宮、中呂宮、雙調、越調、商調等,則可互借入套,調之「借宮」。
(二)曲牌
詞有詞牌,曲有曲牌,用來代表一種曲譜的名稱,而非題目或內容。曲既淵源於詞,二者之關係自然匪淺,茲比較詞牌、曲牌之異同如下:
1.名稱和字、句全同者。如:〈點絳唇〉、〈南鄉子〉、〈念奴嬌〉、〈鵲踏枝〉(雙調) 、〈鷓鴣天〉。
2.名稱相同,字、句大致同者。如:〈青玉案〉、〈粉蝶兒〉、〈女冠子〉、〈望江南〉、〈梅花引〉。
3.名稱相同,字、句不同者。如:〈搗練子〉、〈調笑令〉、〈鵲踏枝〉(仙呂)、〈踏莎行〉、〈八聲甘州〉。
4.名稱不同,平仄、句式近似者。如:〈一半兒〉(曲)和〈懷王孫〉(詞)。
(三)曲韻
元代周德清參照大量元曲作品之押韻情況,寫成《中原音韻》,將北曲之韻部分為十九部,此時北方官話已無入聲,而曲韻普遍是平、上、去三聲通押。總的來說,曲之用韻有如下之特點:
1.曲韻以平、仄通押為常規,平、仄不通押為罕見;詞則平、仄不通押為常規。
2.曲不避重韻;詞則避忌重韻。
3.小令、散套均是一韻到底,不能換韻;詞則可以換韻。
4.每一曲調,何處用韻、某處韻腳應為平、上或去聲,曲譜中均有規定。其用韻比詩、詞密。
5.可以借韻,即鄰韻通押,少數作品中,尚有非鄰韻亦通押者。
6.可以贅韻,即在本來可以不用韻的地方用韻。
(四)平仄
曲字之平仄比詩、詞要嚴,在某些情況下,曲之平聲要分陰平、陽平,仄聲要分上聲、去聲。但由曲譜來看,陰平、陽平差別不大,不必嚴格區分;而上聲和去聲之區分,有時卻十分嚴格。在元曲中,上聲韻較接近平聲韻,故在該用上聲韻處,偶爾可改用平聲韻;該用平聲韻處,偶爾可改用上聲韻。去聲韻則獨立性強,該用去聲韻處,不能用平、上聲。因而部分曲譜中,不僅規定平、仄聲,有些地方還限定仄聲中之上、去聲。以越調之〈天淨沙〉為例:
曲譜 馬致遠〈秋思〉
平平仄仄平平 枯藤老樹昏鴉
△
平平仄仄平平 小橋流水人家
△
仄仄平平去上 古道西風瘦馬
△
仄平平去 夕陽西下
△
平平仄仄平平 斷腸人在天涯
△
此曲按曲譜規定,第三句末二字須用「去,上」,不能改易;第四句則須押去聲韻。以上之規定,均比詞嚴格。
另有一些曲譜,只分平、仄,仄聲之中不再細分上、去,此基本上和詞一致。
(五)襯字
曲和詞之表現形式十分接近,而最顯著的區別為曲有襯字,詞則無。所謂「襯字」,是指在曲律規定之字數外所增加的字,其不講平、仄,不拘字數,功能為補足語義,或加強聲情,或二者兼而有之。一般而言,小令襯字少,套數襯字多;散曲襯字少,劇曲襯字多;曲牌和詞牌名稱、形式同者,襯字也較少,甚或完全不用襯字。襯字運用之原則略述如下:
1.就意義而言,襯字往往是一些不十分緊要的字,其可用虛字,也可用實字。
2.就音韻而言,襯字不能用於重音,不能用作韻腳,故大部分不能用於句末。有時用來湊足字數或表達一種特殊情趣,則可用在句末,此種情況多出現於劇曲。
3.襯字常用於字首,字數之多寡,視情況而定,有少到一句只用一襯字,有多到一句加襯二十字者。一般而言,以一句襯六、七字者較為常見。
曲中因有襯字,因此語言長度伸縮變化,語勢輕重交互傳遞,節奏上比詞更為流利活潑。茲舉正宮〈叨叨令〉三曲說明如下:
1. 黃塵萬古長安路。折碑三尺邙山墓。西風一葉烏江渡。夕陽十里邯鄲樹。(無名氏.小令)
2. 想他腰金衣紫青雲路。笑俺燒丹鍊藥修行處。俺笑他妻蔭子叨天祿。不如逍遙散誕茅庵住。(楊朝英.小令)
3. 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。有甚心情將花兒靨兒打扮的嬌嬌滴滴的媚。準備著被兒單枕兒冷則索昏昏沈沈的睡。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抆濕重重疊疊的淚。(王實甫〈西廂記〉.雜劇)
此三曲之宮調雖同,第一曲全同本格,一字不襯,讀來有如詩詞;第二曲於每句句首加襯字,略近口語,較為流利;第三曲則襯字分佈句中,反較正字為多,於是語調騰挪變化,語勢輕重有致,曲流利活潑之特性表露無遺。
(六)對仗
一般散曲未要求對仗,雜劇則會利用對偶作藝術性的表達,以增強戲劇之吸引力,故在此一併作介紹。曲的對仗方式具有許多特點,茲列舉如下:
1.有工對,也有寬對,而寬對更普遍。如:「我不讓齊孫臏捉龐涓則去馬陵道上施埋伏,我不讓韓元帥困霸王在九里山前大會垓。」(〈王粲登樓〉第二折第七曲)
2.句中自為對。如:「你嫁個知心可意新家長,那裡發付那有母無爺小業冤」。(〈鐵拐李〉第二折第六曲)其中「知心」、「可意」相對;「有母」、「無爺」相對;「新家長」、「小業冤」相對;若從寬要求,「知心可意」、「有母無爺」相對。此方式在元人作品中常見。
4. 以俗語入對。如:「一會兒甜言熱趲,一會兒惡叉白賴。」(〈望江亭〉第一折第七曲)此在元曲中十分普遍。
瞭解對仗之特色後,再介紹幾種形式如下:
1.合璧對。即兩句相對,如:「衾閒半幅,鼓轉三更。」(張可久〈滿庭芳〉)
2.鼎足對。即三句相對,如:「鶯鶯燕燕春春,花花柳柳真真,事事風風韻韻。」(喬吉〈越調.天淨沙〉)
3.扇面對。即四句中,第一、三句相對,第二、四句相對,如:「黃道烟迷,瑞靄盤旋下風椅;紫垣風細,御香繚繞袞龍衣。」(羅貫中〈駐馬聽〉)
4.重疊對。即對句中兼有類疊。如:「興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」(張養浩〈山坡羊〉)
5.連璧對。即四句相對。如:「竹上雨,湘妃泪,樹中禽,蜀帝王。」(阿魯威〈雙調.湘妃怨〉)
6.聯珠對。即一首曲中,大多數之句子均對仗,只有少數不對,對仗之句多如聯珠。如:「臣離了九重宮闕,來到這八方宇宙,尋幾個詩朋酒友,向塵世外、消磨白晝。臣只待領著紫猿,攜著白鹿,跨著蒼虯,觀著山色,聽著水聲,飲著玉甌。倒大來省氣力、如誠惶頓首。」(不忽木〈村里牙鼓〉)共十三句,不對仗的僅四句。
7.兩韻對。即對句之末字屬同一韻部,如:「啼鳥關關,流水潺潺。」(〈越調.寨兒令〉)其中「關」、「潺」同韻。
8.首尾對。亦稱鸞鳳和鳴對,即曲之首句和末句相對。如:楊朝英〈正宮.叨叨令〉首句作「想他腰金衣紫青雲路」,末句作「那裡也龍韜虎略擎天柱」。
9.襯字對。即襯字相對。如:「長醉後妨何礙,不醒時有甚思。」(白樸〈仙呂.寄生草〉)
10.律句對。即從律詩中移植過來的,如:「知榮知辱牢緘口,誰是誰非暗點頭。」(白樸〈中呂.陽春曲〉《知幾》四首之一)
大致而言,曲之對仗,可平仄相對,也可同聲相對,對仗的要求不像律詩般嚴格,故曲家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。
三、結語
曲盛行之時代是元、明,而這兩個時代的政治也最為黑暗,曲又是大眾化之文學,雖未受相當之重視,但曲中反映當時社會畸形和知識份子牢騷之寫實作品,以及適合大眾口味之口語化傾向,比詩、詞來得多而明顯,愛之者以本色自然譽之,惡之者則言其不入文章正軌,其實曲自然通俗之風俗,或許不登大雅之堂,卻更易深入人心,所以曲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。既然如此,該如何研讀曲呢?可先從誦讀作品入手,並且應掌握曲之格律,諸如曲牌、押韻、平仄、襯字等,瞭解其與詩、詞不同之處,欣賞曲時才能得其真髓,教學時亦能給予學生正確之觀念。
參考書目
1.《北曲新譜》,鄭騫著,台北:藝文印書館,1973年。
2.《北曲譜法--音調與字調》,曾達聰著,台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79年。
3.《曲律易知》,許守白著,台北:東雅印刷廠股份有限公司,1979年。
4.《太和正音譜》,朱權著,台北:學海出版社,1980年。
5.《曲雅.元人曲論》,周德清著,台北:廣文書局有限公司,1981年。
6.《元人散曲選詳註》,曾永義、王安祈選註,台北:學海出版社,1981年
7.《元曲鑒賞辭典》,賀新輝主編,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,1988年。
8.《詞曲概論》,汪志勇著,台北:華正書局有限公司,1996年。
9.《中國文學概論》,黃麗貞著,台北: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,2001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